艺术特点


满族秧歌显著特点是:

(一)在舞队的人数组成上,不受人物扮相限制,少时三十、五十人,表演时可自由参加;多时可达一百、二百、甚至有三百之众者。而“汉族秧歌”仅以流传到抚顺地区的河北冀东秧歌为例,却有人物扮相限制,多则二十、三十人而已,不准自由参舞。

(二)在人物扮相上,首先由一名着满族服饰的官员引领(俗称“鞑子官”),他头戴红缨凉帽,身着黄马褂、红战袍,手挥蝇帚、斜挎腰刀,庄重威严地指挥队伍变化(又称“里鞑子”)。

其次,另有一反穿皮袄,斜拷晃铃,手挥长鞭,窜来窜去打场的人物,被称为“克里突”(亦称“外鞑子”),同时还有一位丑公子(或叫傻公子)头戴公子巾,身披长衫或披被面排在前列,兼管队形变换,其余人物则依据情况分饰上装(女)、上装(男)。当然也有大腊花、二腊花、青蛇、白蛇、丑婆,傻柱子等不同形象。而河北秧歌则一般由头陀引领,山东秧歌则由伞头引领,其它人物则多为渔、樵、耕、读、青蛇、白蛇、老汇、傻柱等戏曲人物扮相,均有明确的角色规定。

(三)一般上装女性角色,均头饰高耸花冠(俗称“花山”),上缀彩蝶颤动,极富观赏情趣。而汉族秧歌女角多为戏曲人物,按大扮包头。

(四)在舞队变化上,以大场、花场为主,名日“走阵”,阵式名目繁多,队列变化极富征战气氛。而汉族秧歌则多以小场为主,名曰清场、浑场或逗场、情场,强调个人表演,特别是单出戏曲场面,名曰“出子”。

(五)表演时机多在节日,先向官府、贵宅或摆放茶桌的主人拜年,名为“拜茶桌”,后在广场街头进行自娱。汉族秧歌一般先拜庙、敬神,后向官府、贵宅等处拜年,再在重点场合显示高超技艺。

(六)非常重视礼节。“拜茶桌”时由鞑子官率队打千请安以拜谢主人。两队相遇,双方首领先要互对蝇帚,互碰肩膀,互磕膝盖,互对刀把,必要时要互相行抱腰大礼,这是满族秧歌中所独有的。据传,解放前新宾地区如汉族秧歌队与满族秧歌相遇时,前者则采取回避之礼绕道而行。

(七)有的舞队还有两名下装手持两根柳条细棍,指挥走场,或联系事宜,名为“拉棍”。与汉族舞队中的渔竿、蝴蝶竿作用不同。


(八)有的舞队下装至今还保留披彩绸的装束,名为“旗标”。披红色者为“正红旗人”,披黄色者为“正黄旗人”,有的则简化为斜披彩带,以示旗别。

(九)在扭法上,有其明显的舞姿动律,一臂于前、一臂于后为主要特征,上身晃动幅度较大,下身稳定,双脚交错为基本造型。极富山区粗犷特色与汉族秧歌之细腻风格迥异。

(十)在鼓乐曲牌上较为简单,有的舞队干脆只用鼓钹,不用唢呐。鼓点多为老三点,(即凤凰三点头)和满族跳神时所用抓鼓的老三点类同。


满族的“鞑子秧歌”,其舞蹈本身在动律上、风格上也有其鲜明特色。这里仅以新宾县南扎木、李家、双河、白家和抚顺新太河等地著名秧歌艺人杨传芳、周荣甲、孙洪斌、敖克俭、敖洪志(敖三子)、尹海川、于海涛、沈同超等人为例,以见一斑:


(一)双臂摆动幅度较大,常一臂于前,一臂于后,这和史料记载较为吻合:“满洲有大筵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起舞、名曰莽式”(《柳边纪略》卷三)。“莽式”或“玛克希”为满语即舞蹈之意。其基本动律大抵一袖于前,高举过额,一袖于后,至今还有所保留。

(二)脚步动作多为“丁字步”或叫“别步”,还有“跺子步”“窜达步”、“出溜步”小“小颤步”、“拉蹲步”等,多以“丁字别步”为主,造型稳健,便于转动,步距较小,弹跳较少,两腿多处于交叉半蹲状态。但颤动起来,如踩棉团,灵活转动,即所谓“盘旋作势”。这与满族人善于骑射又生活在山区所形成的审美心理有关。


(三))腰部动作极为灵活,转动幅度较大,有“大摆腰”和“小摆腰”之分。满族多信奉萨满教,经常跳神祭祀天地祖先,请神驱鬼、祈福祛灾。跳神时萨满“以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持抓鼓,且击且摇,且口致颂祷之词,词不可辨,祷毕跳跃旋转……”这就是说腰部灵活与善于摆腰铃的动势有关。

(四)扇花方面,男以“抖扇”为主,女以“小摆扇”为主。由于走阵较多,在行进间主要边摆扇扭逗,以扇花调动舞姿,名曰“调扇”。调扇时一般下装要矮,上装要高,有时甚至多用矮子步围绕上装转动。

(五)走阵时名目繁多,规模较大,构图匀称,气势宏伟。有时观众即兴参加舞队行列,出现火爆热烈场面。

(六)满族秧歌和汉族秧歌都有由艺人即兴演唱的习俗,其中有求吉利或带有宣传时尚的词句,它们有自身特点,如新宾地区的唱词有:


日头出来渐渐高,
腊花姐姐把头包,

傻公子戴上相公帽,
鞑子官挎上老腰刀。


又如:

叫你唱来你害羞,
男人梳个女人头,

扭扭搭搭街上走,
窜来窜去是克里突。


再如:


一进大门抬头观,
看见您老家的索罗杆,

索罗杆好比摇钱树,
摇钱树下把金马驹栓。


(艺人周荣甲唱)


还有些唱词至今听来也饶有情趣的,如:


叫我唱来我嗓子粗,

肚内没有半本子书,

有心要把秧歌儿唱,
半拉站着明白师傅。

谁是谁的师,谁是谁的徒,

谁也不是久已闯江湖,

不过是大年十五耍欢乐,

胜似那在家中掷骰子、
押大宝、又把麻将牌来撸。
(艺人孙洪斌唱)

满族秧歌,就其舞蹈本身在动律上、风格上也有其鲜明特色。仅以南扎木、李家、双河、白家、新太河等地著名艺人杨传芳、周荣甲、孙洪宾,敖克俭,于海涛、沈同超等人为例,可概括为扬、蹲、摆、颤四字。

扬:满族秧歌的双臂动作,极为广阔,大开大合,男喜模拟禽鸟奔马,女喜抿摸鬓角前额,“其气象发扬蹈厉”(《清宫遗闻》卷二),意即豪放。舞动时,多一臂于前,一臂于后。史料记载:“满洲有大筵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日莽式” (《柳边纪略》),这正是上身的基本动作,也是狩猎民族的基本特征。这和河南焦作出土的金代舞俑也是近似的。

蹲:满族秧歌多有刹腰之风,下身半蹲动作居多。有拉蹲步、跺子步、奔驰步、盘旋步、出溜步、七山步等基本步式。造型稳健,便于转动;同时也是北方民族善于骑射以矮为美的审美情趣所致,低蹲起伏,两脚为轴,便于“盘旋作势”。

摆:指腰部灵活,善于摆胯,有“大摆腰”、“小摆腰”之分。因满族多信奉萨满教,经常跳神祭祀天地祖先,祈福祛灾,做为神的使者一萨满(或译音“珊蛮”)跳神时,“以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持抓鼓,且击且摇,且口致颂祷之词,词不可辨,祷毕跳跃旋转……”(《奉天通志》卷九十七)。

颤:主要指形体上的局部抖颤,如双肩的耸动,脚腿的踮颤,头部的摇晃以及扇花的摆抖,都随着整体的动势,在细微处表达内心的美感,才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艺人们往往以此视为技艺高低的标志。

正是基于上述这些独特的韵味,才形成了与汉族秧歌有所差异的红火、奔放、刚健而豪放的表演风格。








联系我们

电话:13188264008(微信)

信箱:huo@baqifeng.com
官网: www.baq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