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袁林


国家级满族秧歌传承人袁贵林


一、个人简介

袁贵林生长在传承了400多年满族秧歌的满族故乡新宾县,从小师从祖父、父亲系统学习抚顺地秧歌,完整继承传统秧歌技艺,成为“秧歌头”。后成立秧歌团任团长,至今仍活跃在抚顺、省内和国内,已从事地秧歌表演50余年,培养徒弟数百人,是抚顺地秧歌技艺最全面、过硬,从事秧歌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人物,2008年被列为辽宁省第一批省级传承人,20242月被文化部公示为国家级传承人。他也是抚顺满族地秧歌的首位国家级传承人。

虚心向抚顺地秧歌前辈和满族文化专家、学者学习、请教,博采众长,完整继承和系统掌握了抚顺地秧歌的表演技能、理论知识,并无偿地、不间断地传授给家人、徒弟及艺术团成员,几十年来培养了数百名传承人。袁贵林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抚顺地秧歌的表演和传承上,以表演、传授地秧歌为毕生职业,且不收取学员任何报酬。




袁贵林为秧歌倾情投入所有,亲手裁剪制作秧歌服装5百余套、道具二千多件,常年租用排练场地,个人累计投资八十余万元。抚顺地秧歌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时,所有的申报视频和照片均为袁贵林和他的团队所表演,为项目申报做出巨大贡献,被抚顺市政府表彰和奖励。率领团队多次代表抚顺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非遗展演和展览,及各类大型演艺活动和对外文化宣传交流活动,参加全国的各种赛事屡获奖项,广泛地宣传了地域文化,为抚顺争得了荣誉。

(一)学艺经历

1.1972—1977年,中小学生时期师从祖父、父亲系统学习地秧歌表演技艺,并向当地原住民学习秧歌表演;

2.1986—1991年,担任私营建筑队队长期间,拜第二代传承人沈同超为师,丰富完善了秧歌表演技艺;

3.2004—2008年,51岁开始向满族秧歌专家刘汉老师、秧歌表演艺术家栾荣年老师学习满族秧歌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

(二)实践经历

1.1972—1978年,参加各村和乡镇的“拜秧歌”(年节表演)、“闹秧歌”(多只队伍一起表演)、“拜门子”(秧歌队之间的互相拜)表演,汲取了更多的原汁原味的秧歌表演技艺;

2.1979—1990年,每天和父亲一起在老虎台地区跳秧歌、传授秧歌,技艺日臻成熟;

3.1991年,成立老虎台矿秧歌队,任队长和编导,放弃建筑队队长工作,专门从事秧歌表演至今,成为“秧歌头”;

4.2004年成立抚顺市八旗风满族秧歌艺术团,任团长及编导,至今活跃在国内;

5.2008年被列为辽宁省第一批省级非遗传承人;

6.2008年—今,多次代表抚顺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非遗展演和表演,不间断地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以表演、传授地秧歌为毕生职业,为秧歌倾情投入所有,个人累计投入八十余万元,常年租用排练场地每周2-3次开展传承培训学员,亲手裁剪制作秧歌服装5百余套、道具二千多件,已从事地秧歌表演50余年,培养徒弟数百人,成为技艺最全面过硬、从事秧歌表演时间最长、影响广泛、最具代表性人物。

二、传承谱系

袁海山 (祖父):第一代抚顺地秧歌老艺人,袁贵林师爷,生卒年不详,已故。

袁宝库(父亲):第二代抚顺地秧歌老艺人,袁贵林师父,2003年离世,擅演鞑子官及下装。

沈同超(师父):第二代抚顺萨尔浒地区抚顺地秧歌老艺人。1931-2005年,擅演下装,艺名小蹦簧,1986年袁贵林拜其为师,学习下装表演。

袁贵林(本人):第三代抚顺地秧歌传承人。1953年出生,八旗风艺术团团长,擅演下装。

袁 帅(儿子):第四代抚顺地秧歌传承人。1987年出生,从小随父学艺,擅演下装(男角)。


三、授徒传艺情况

袁贵林以秧歌为生,其子女和家族亲人受其影响,都参与秧歌表演,袁贵林家族传承直系亲属20余人。他们是儿子袁帅、侄子袁振、女儿袁媛、外甥白龙,和妻子霍晶、胞弟袁贵福、弟妹刘俊芳、儿媳孙菊、妹妹袁风军等,他们成为各个时期秧歌队的主要角色。特别是儿子袁帅、外甥白龙技艺上突飞猛进,二人形象英俊、技艺精湛,是团队的顶梁柱,已担当起“秧歌头”的领舞重任。

通过开展拜师会、每周两次培训等,吸引更多人学习地秧歌。多年来,袁贵林对队员们进行长期的传承和培养,经过每周两次的长期辅导授课,已有多名青年演员较好地继承了袁贵林秧歌技艺,他们的突出进步表现,对团队的年轻化、专业化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几十年来正式拜师的有60余人,传授技艺并能顺利表演的有三、四百人,成为抚顺地秧歌传承的最大贡献者。

(一)家族传承:共有20余人,重点传承以下人员。

1 袁帅 男 1987

2 袁振 男 1987

3 白 龙 男 1983

4 袁贵福 男 1964

5 霍 晶 女 1960

6 袁风军 女 1956

(二)师徒传承:共有60余人,重点传承以下人员。

1 李相同 男 1953年 徒弟 1992

2 胡宝瑞 男 1985年 徒弟 2005

3 陶建家 男 1982年 徒弟 2000

4 宋建平 男 1983年 徒弟 1998

5 丁金峰 男 1955年 徒弟 1991

6 司学俭 男 1944年 徒弟 1991

7 高铁军 男 1949年 徒弟 1992

8 候 克 男 1956年 徒弟 1994

多年致力于地秧歌传承工作,艺术团被抚顺市政府列为第一批非遗传承基地。其教授传承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传授主要人物表演

满族官员,俗称“鞑子官”、“里鞑子”;克里吐,负责挥鞭打场,维持秩序;拉棍的,负责联络划场布阵者;傻子,舞队中自由耍乐者;男莽式,舞队中男性角色又称“下装”;女莽式,舞队中女性角色又称“上装”等,这些人物袁贵林都能很好的表演,并传授给每名学员。

二是传授表演程式

表演程式主要有“拜庙”,“见礼”、“走阵”等。“见礼”包括“卡肩礼”“对膝礼”“抱腰礼”等;“走阵”包括“狮子大张口阵”“一字长蛇阵”“小龙摆尾阵”“蛇蜕皮阵”“别杖子阵”等;“圈场”也称“二人场”,盘旋作势,更迭起舞,将表演推向高潮。这些内容是袁贵林秧歌教学和表演中必有的内容。

三是传授抚顺满族秧歌舞蹈动作

以一臂于前、一臂于后、大伸大展为主要特征,以上身晃动,下身屈膝,双脚交错,大起大落为基本造型,其传授的舞蹈动律可概括为:

扬:双臂的动作,特点是幅度开阔,舒展奔放,大伸大展。是狩猎、征战民族的基本特征;

蹲:男性下身半蹲动作,有“拉蹲步”、“蹶达步”、“七山步”、“勒缰步”、“蹲裆步”等基本姿势;

盘:男性双手展开,上身左倾右拧,下身低蹲起伏,蛰伏山林,进退自如,双肩每拍耸动一次;

跺:男性腿的动作,有“跺嗒步”、“双脚跺步”、“单脚跺步”、“蹶达跺”等;

摆:满族秧歌中女性腰部、胯部的灵活摆动,有“大摆腰”、“小摆腰”之分,高手可达“扭断腰”、“三道弯”境界;

颤:主要指随着整体的动势身体局部的抖颤,形成满族秧歌特有的韵味,艺人们也往往以此视为技巧高低的标志。

袁贵林一生以秧歌为生,其子女和家族亲人受其影响,都参与秧歌表演,家族传承直系亲属20余人,成为各个时期秧歌队的主要角色。几十年来袁贵林对团队队员坚持不懈的辅导传承,通过开展拜师会、每周两次培训、开展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建立传承基地、参加国内各种大赛等,吸引更多人学习地秧歌,正式拜师的有60余人,传授技艺并能顺利表演的有三、四百人,成为抚顺地秧歌传承的最大贡献者。


四、掌握项目知识核心技艺情况及相关成就

(一)所掌握的项目知识

多年的学习和表演经历,完整掌握地秧歌的理论知识和传统技艺。特别是熟练掌握期中的“大场——走阵”和“小场——二人场”以及民俗风情的故事情节等形成的系列秧歌规律。

(二)所掌握的核心技艺

1.自幼学习秧歌,袁贵林在继承爷爷、父亲等人的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充分掌握了满族秧歌的特点和各个行当的表演技法,尤其擅长下装(男角)且自成体系,如鞑子官的指挥调度和“见礼”套路;丑公的诙谐风趣;克里突的挥鞭打场;拉棍儿的布阵划图;特别是下装(男角)的手势、步势、造型、表情等,都再现出满族先世英勇善战骑射为本的民俗风情。

2.在继承袁氏家族技艺的同时,又汲取了抚顺萨尔浒地区秧歌的舞蹈韵律,使满族舞蹈的特点更为突出,全程展示出了“火爆、矫健、豪放、粗犷”的艺术风格,通过扭、逗、唱、扮再现历史上满族八旗子弟的征战、骑射、重礼、尚武的种种文化底蕴。

3.四功四法:扭(个人为扭)、逗(双人为逗)、唱(秧歌帽或插唱)、扮(扮演各种人物)。四法:即扬(大开大合)、蹲(骑射步势,腿部灵活)、摆(即胯部摆动多姿)、颤(躯体局部的颤抖多动),这基本的四功四法在表演中得到充分体现。

4.演出道具的应用。熟练掌握扇子、手绢的各种扭逗手法外,还扩展到运用满族的单鼓、腰铃、神刀、烟袋等道具,并伴以战鼓、长号、抖旗等烘托舞蹈气氛,场面宏大,气势夺人。

5.演出道具制作。熟练掌握制作各种服饰、道具,如男角暖帽、女角花山,男女服装,仪仗旗帜等。

(三)相关成就

2007年,袁贵林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民间艺人”荣誉称号。

2008年11月,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首批非遗传承人,也是抚顺地秧歌唯一省级传承人。袁贵林及其团队被抚顺市政府多次表彰和奖励。

2009年,参加中国首届秧歌节,获最高奖项——最佳表演奖;入围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的辽宁周展演和巡游活动引起轰动。

2011年代表辽宁赴澳门台湾演出。

连续四届参加全国满族秧歌邀请赛获最佳表演奖、原生态奖。


五、开展公益活动情况

几十年来,袁贵林肩负着抚顺地秧歌传承的使命,坚持不懈地走

在公益演出和公益地秧歌技艺辅导传承的路上,虽然所带团队新老交替,人员更换,但这并不影响其对后来徒弟的无偿辅导传承,至今已培养徒弟三、四百人,他们仍旧活跃在抚顺地秧歌表演的舞台上。

为了使抚顺地秧歌能够被更好地传承下去,袁贵林率团进行公益性社会演出的活动从未间断。坚持常年下乡慰问演出,参加历年的市、区节日秧歌大赛和乡镇秧歌比赛,汤图乡、后安镇的农村秧歌的表演。率团参加满族风情旅游节开、闭幕式及社会或政府各部门的集会庆祝等活动。

袁贵林坚持做抚顺地秧歌的公益辅导传承多年,到后安镇为60人的秧歌队辅导学习秧歌三个月,到抚顺第二毛纺厂50多人的艺术团传授抚顺地秧歌表演技能等。响应抚顺市非遗办组织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号召,到抚顺师专专门教授抚顺地秧歌给在校学习的学生。

袁贵林率团多次受邀参加我省举办的“非遗项目展演”和庆祝“文

化遗产日”活动演出,参加辽宁省人民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活动》演出。以把抚顺地秧歌光大传承为己任,率领抚顺地秧歌走出辽宁,走向全国,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台湾、澳门等10余个地方。20192021年先后代表辽宁参加桂林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为宣传大美辽宁和魅力抚顺做出了特殊贡献。

袁贵林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非遗展演和国内举办的各种大型赛事,他参与并辅导专门以满族秧歌为主的各种大赛,如北京大红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满族秧歌大赛、吉林阿城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满族秧歌大赛等。两次代表抚顺市走进央视参加《魅力中国城》现场竞演。袁贵林率团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的抚顺地秧歌受到中外观众一致的好评,以及各路媒体的广泛报道;带领团队去台湾参加“关东风情宝岛行”和去澳门参加“第九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的演出活动,让两地同胞第一次看到了满族文化的魅力风采。

六、为该项目保护所做的其他贡献

(一)展演

抚顺地秧歌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过程中,组织队伍、排练、录制视频等,所有的申报视频和照片均为袁贵林和他的团队所表演,为项目申报成功做出重大贡献,被抚顺市政府表彰和奖励,2007年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民间艺人”。多次受邀参加我省举办的“非遗项目展演”和庆祝“文化遗产日”活动演出;2008年参加“中国首届秧歌节”荣获最佳表演奖;2009年参加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入围奖;;2010年代表辽宁参加上海世博会、辽宁欢乐周的专场及巡游展演;2011年,其徒弟张岩等去台湾、澳门参加“关东风情宝岛行”和“第九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的演出;2008年至2021年多次参加辽宁省人民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活动》,并两次代表抚顺市走进央视参加《魅力中国城》现场竞演;20192021年先后代表辽宁参加桂林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为宣传大美辽宁和魅力抚顺做出了特殊贡献。

(二)宣传

1993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风》栏目首次向全国介绍抚顺地秧歌为辽东奇葩;抚顺市电视台拍摄了《八旗风—辽东奇葩》的专题片,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奖》银奖;上海东方卫视纪实频道又拍摄了纪录片《八旗风韵》(上、下);抚顺市电视台编摄了纪录片《追梦人—袁林》,获得了“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十优纪录片”奖。

(三)调查研究

为挖掘抚顺地秧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多年来,袁贵林遍寻民间艺人、求教满史专家,千方百计查找史料,发掘满族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现存有大型民俗满族秧歌系列剧本12本,如《节庆舞》、《祭祖舞》、《走阵舞》等,有关的满史资料20多份,如《狩猎》、《祭天祭祖跳神礼仪》等。

(四)实物和资料

袁贵林非常重视地秧歌原始资料的抢救、收集和整理工作,采录、拍摄了许多和地秧歌有关的珍贵的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为抚顺地秧歌留存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包括老物件儿蝇掃、鞭子、扇子、手绢等;光盘400多张;录像带100多盘;各种媒体对其宣传报道资料过百份,期中各地报纸报道50多份,电视采访20多份,书籍杂志访谈40多份等。




联系我们

电话:+34 07 56 95 94 94
信箱:yao@mamiey.com
官网: www.mamiey.com